試想,當你初次聽到其他人講話時,你是否會透過他的聲音來推測他的個性呢?答案是會的,根據社會心理學研究,當我們初次聽到他人的聲音時,都會無意識、自動地運用聲音來推測說話者的人格特質。如此自動化的分類過程雖未必準確,但卻很大程度的影響了我們如何對待他人。
過去研究提出透過韻律來預測人格特質的方法,在語言學中,韻律(Prosodic)指的是說話過程中非獨立音段,即音節或更大單位的性質,這些性質形成了語調、聲調、重讀和節奏等語言功能。韻律可以反映出說話者或話語的多種特徵:說話者的感情狀態、話語的形式(陳述、疑問還是命令)、是否存在反諷或挖苦、強調、對比等。
該研究蒐集了共 322 人的 640 段語音,這些語音皆擷取自法國某廣播電台的新聞報導,收集到的語音後續將交由不懂法語的評委來評估說話者的性格。研究結果發現韻律對五大人格特質進行預測的準確度在60%~72%間,其中又以外向性與勤勉審慎性的預測表現最佳。與心理學研究呼應的是,音調較高的人在研究中往往被評估具有更高的外向性;經常停頓或說話較慢者則被評估具有較低的外向性。針對勤勉審慎性,音量(Energy)、音高(Pitch)、第一共振峰(Formant)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這也呼應了心理學研究中可變性往往被解釋為較高的勤勉審慎性。
研究提出了透過韻律來自動評估人格特質的方法,除了表明特定韻律與人格特質的關係外,這類新技術的開發也促進了社交機器人的發展,未來機器人也許可以透過我們的聲音來決定如何與我們進行互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