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面試官都有豐富的識人經驗,但隨著影像處理和雲端運算技術的進步,AI 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。如今,我們可以把 AI 視為一位閱人無數的超級面試官。
AI 已經觀察過無數求職者的表情,甚至能識別一般人難以察覺的微表情變化,並將這些表情與人格特質進行對應。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指出:微表情與人格特質存在相關性,這些相關資料會存儲在 AI 的記憶中,形成常模。
當新的求職者進行 AI 錄影面試時,AI 會分析其動態微表情變化,並與常模比對,比對出這個人可能跟它過去看過的某個人很相似,從而推測出這位求職者的可能人格特質,於是透過 HRDA 系統產出求職者的人格特質報告,即為科學化的統計參考資料。
而常見的挑戰是: HR 覺得AI 分析出的結果跟自己的觀察有落差,但其實不同的面試官看待同一位求職者,都很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看法。我們又怎能保證「人」看「人」一定精準呢?